媒体视角
人力资源问题是每个企业的首要课题,工人流动性加强、技能型工人成长周期长、培训成本高,以及传统管理模式下,很难对工人形成全面、客观的评价,工人的能力提升和职业晋升也变得非常渺茫。这些“人”的问题如果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么真正的根治就遥遥无期了。日前,《工人日报》抱着实事求是、解决问题的态度,走访了TBL 华清科盛,与其创始人王凡进行深入探讨,寻求根治这些痛点的有效工具。
以下为《工人日报》报道原文
给货架、叉车等物流设备带上“外挂”,人员用可穿戴设备武装起来,赋予所有参与要素以感知、定位、协作能力,人、货、场地间实现信息实时交互
用技术将复杂场内物流简化为“跟着导航走”
本报记者 杨兆敏 郜亚章
让场内物流与柔性制造匹配
数字化时代,创业大受年轻人追捧。只有准确发现需求痛点、提出适配解决方案并在合适时间点切入,才会获得机会。王凡的创业,就是一个例证。
“这就是最早出现的个性化定制生产。”王凡是个“嗅觉”非常敏锐的人,随着对制造业了解的深入,他断定,这种适应购买者偏好而进行的生产模式,将在成为常态,遍及不同行业。
王凡的判断得到了印证。如今一辆车的选配已经多达200多种,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也已经出现在服装、家电等多种行业中,柔性生产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企业的核心能力之一,而且还“唯快不破”。
要素优化而非替代
分析
如果一个场景内全部要素都替代成自动化要素,这种方案投资巨大,投资回收期一般需要3~5年甚至更久,而且一旦投入,业务模式相对刚性,难以变换,适用少数短期之内业务格局基本不变的头部仓储物流企业。但是,如果一个场景内部分物流要素做自动化替代,再对整体要素进行“要素优化”的方案,则适用性更强,适合大多数企业,因为大多数企业的物流业务模式在几年时间内都会随着主营业务变化而调整。而且即使企业不做任何要素的自动化替代,全局效率和成本都可以得到很大的优化。这样就允许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随时调整场景内自动化要素和非自动化要素的比例,不再受单一类型物流要素(比如AGV、叉车等)能力的限制,也不用担心投入的自动化要素因为未来业务模式变化而推倒重来。
以“要素优化”为核心,华清科盛提出轻量级智能物流自动化概念。“要素优化就是不改变客户原有物流资源5要素,也不受客户对5要素的添加、减少或者自动化替代的影响,只在其上添设我们自主研发的软硬件设施,为场内物流装上一颗智慧大脑,从信息化、自动化升级到数智化,让场内物流适应大规模定制化生产需要,简单、快速、高效。”王凡解释说。
适应任何岗位的“万能工”
“人是场内物流不可或缺的环节。”随着制造业自动化水平提高,很多厂商都过于强调机器替人,提出实现完全自动化的观念。对此,王凡态度明确。他认为,优化人机协同模式,远比单纯的增加机器收益更高,因为“人是最具柔性的”。